懸賞牌(ドラ,dora),又稱作寶牌,是日本麻雀中特有的獎賞方式。於牌局開始時,會將嶺上牌第三棟的上面揭開,作為懸賞指示牌,其下一張即為懸賞牌。
舉例:
🀫🀫🀒🀫🀫🀫🀫 |
🀫🀫🀫🀫🀫🀫🀫 |
🀓即為懸賞牌。
如果懸賞指示牌是9,懸賞牌則是同一種花色的1;字牌方面,則按以下順序推斷:
🀀 -> 🀁 -> 🀂 -> 🀃
🀆 -> 🀅 -> 🀄︎
使用方式[]
只要和牌時手上有懸賞牌,無論牌型及方式為何,每隻均能增加1翻,例如槓了懸賞牌的話就能增加4翻,但懸賞牌不能用作起和,手中無役並不能和牌。
如果懸賞指示牌重複,懸賞牌亦會重複計算。
槓懸賞牌[]
開槓後,會將懸賞指示牌旁邊的牌再揭開,作為槓懸賞指示牌,有即乘及後乘兩種方式:
- 即乘:一開槓即揭槓懸賞指示牌
- 後乘:打出補牌後(或連續加槓前)才揭槓懸賞指示牌
這會影響到嶺上開花時的計算方式。
裏懸賞牌[]
立直之後和牌後,會額外將已揭開的懸賞牌下面那張再揭開,稱為裏懸賞指示牌,槓懸賞牌下面那隻稱為槓裏懸賞指示牌。如果牌中有裏懸上牌,即可額外加翻。
赤懸賞牌[]
每隻全紅色的🀝、🀔、🀋均是一隻懸賞牌,可加一翻。一般的日本麻雀牌具內會有兩隻🀝、一隻🀔及一隻🀋,但亦有牌具會將其它牌染上紅色,例如3、7的數牌,或白板等。
如規則註明三赤,則代表使用每種花色各一隻,共三隻赤懸賞牌。
拔出懸賞牌[]
在某些牌例中,會指定某些牌可以(或強制)被拔出來成為懸賞牌(抜きドラ),包括花牌或三人麻雀的北風。
例子[]
王牌如下:
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🀒 | 🀫 | 🀫 |
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
三麻南圈南位,持以下手牌立直:
🀝🀝🀝🀓🀔🀔🀕🀕🀀🀀🀆🀆🀆
榮和🀖的話,只有🀆、立直及懸賞1,三翻,是相當之小的小牌,但如果出現以下情況:
摸得🀃,拔掉,再補得一隻🀃,再拔,就多二翻了,過幾巡後,摸得🀝,並開暗槓:
🀓🀔🀔🀕🀕🀀🀀🀆🀆🀆 🀫🀝🀝🀫 🀃🀃
翻開槓懸賞指示牌:
🀫 | 🀫 | 🀫 | 🀒 | 🀃 | 🀫 | 🀫 |
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
又中2隻🀀,到這裏已經6隻懸賞牌了(1隻🀓、2隻🀃、2隻🀀、1隻🀝,變成至少八翻的大牌。
若採用即乘的形式,一開槓即開槓懸賞指示牌。補得嶺上牌為🀆,即時連續開暗槓:
🀓🀔🀔🀕🀕🀀🀀 🀫🀆🀆🀫 🀫🀝🀝🀫 🀃🀃
再翻開槓懸賞指示牌:
🀫 | 🀫 | 🀒 | 🀃 | 🀄︎ | 🀫 | ||
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 🀫 |
4隻🀆全中!鐵定12翻!
再過多兩巡,有人打出🀖放銃。當時牌如下:
🀓🀔🀕 | 🀀🀀 | 🀔🀕榮🀖 | 🀫🀆🀆🀫 | 🀫🀝🀝🀫 | 🀃🀃 |
順子 | 雀頭 | 順子 | 暗槓 | 暗槓 |
- 立直:一翻
- 白:一翻
- 懸賞:1隻🀓、2隻🀀、4隻🀆、1隻🀝、2隻🀃,共十翻
然後,最緊張的時刻到了!只要中一隻裏懸賞牌,這牌即成為役滿牌!
翻開三隻裏懸賞指示牌:
🀫 | 🀫 | 🀒 | 🀃 | 🀄︎ | 🀫 | 🀫 |
🀫 | 🀫 | 🀜 | 🀄︎ | 🀂 | 🀫 | 🀫 |
結果額外加了十翻!!!4隻🀝、4隻🀆及2隻🀃。立直、白、懸賞20,二十二翻,役滿!32000點!本來只是二翻的牌,透過懸賞牌變成了役滿牌,所以別小看懸賞牌的威力。實際上,懸賞牌佔翻數的比例甚至可以超過手牌和種的比例,尤其是開槓後,因為槓懸賞牌的關係,大牌就會滿天飛,倍滿三倍滿甚至役滿也不是難事。